27
2025–05
新空时代--25/26秋冬主题趋势
22
2025–05
阳光+羽绒服=?这款黑科技让你暖到心里!
Down-Less Down Jacket -Solament 无绒羽绒服 Material & Surfaces Concept Company Droga5 Tokyo, Part of Accenture Song, Japan Team Leads Masaya Asai, Satoshi Otsuka Designers Riko Koide, Nanako Abe, Saki Terashita, Ryutaro Saito, Riko Murakami, Takeo Shimizu, Sayako Aoyagi, Chinatsu Sakayori, Yurika Nakanishi University Musashino Art University, Japan Designer Kosuke Tsumura Client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Japan Team Leads Keisuke Ishibashi, Atsushi Tofuku Designers Kenji Adachi, Akira Kumada, Takeshi Awa Red Dot: Best of the Best 你是否想过,一件羽绒服不仅能保暖,还能吸收阳光为你“充电”?在服装行业饱受污染诟病的今天,一家新兴科技公司用颠覆性的设计给出了答案——世界上第一件透明太阳能羽绒服!它不用羽毛,却能靠阳光秒变“暖宝宝”!想知道这件“未来感”满满的羽绒服是如何做到的吗?往下看,带你解锁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碰撞! 告别污染,穿上未来! 在以污染闻名的服装行业,通过使用可持续材料和优化物流和回收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兴材料科技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件太阳能智能夹克——羽绒服。它不仅保暖,还能利用太阳能为穿着者提供温暖,真正实现了“穿出环保,穿出未来”的理念。 SOLAMENT材料技术: 将阳光转化为温暖。 这款透明羽绒服的核心秘密在于SOLAMENT™材料技术,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近红外线,并迅速将其转化为热量。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日里,只需站在阳光下,这件羽绒服就能像“暖宝宝”一样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更神奇的是,它完全不需要传统的羽毛填充,却能达到甚至超越传统羽绒服的保暖效果。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日常通勤,这件羽绒服都能让你在阳光下感受温暖,真正实现了“晒太阳也能暖”的梦想。 创新材料: 从农用网到高功能服装 这款羽绒服的设计不仅科技感十足,还充满了创意。它采用了农用网和包装材料等常见材料,完全摒弃了传统羽绒服对羽毛和复杂工艺的依赖。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重新利用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设计师们展示了如何用更少的资源创造出高功能、高性能的服装。这不仅是对传统服装制造工艺的一次颠覆,更是对资源利用方式的一次全新思考。 不止能穿,还能盖房子! SOLAMEN材料的应用远不止于服装领域。它还可以作为热屏蔽材料,在阻挡热量的同时允许可见光通过,从而有效控制室内温度。这一特性使其在建筑和农业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在炎热的夏季,SOLAMENT™材料可以帮助建筑物保持凉爽,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在农业中,它可以用于温室,调节温度以促进作物生长。这种多功能材料的出现,不仅为服装行业带来了革新,还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能源利用的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1
2025–05
逆势而上!LINCCHIC 2025年冬季5000平米大型订货会即将启幕
在全球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服装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LINCCHIC 品牌却以坚定的步伐逆势而上,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实力与发展信心。2025 年冬季,LINCCHIC 斥资百万打造的 5000㎡沉浸式订货会即将盛大启幕,这不仅是品牌对自身实力的一次展示,更是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今日,品牌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5月27在北京雁西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5000平米超大规模冬季订货会,斥资百万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空间。作为羽绒服行业逆势增长的标杆企业,不仅展现其深耕中端市场的坚定信心,更是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逆势突围:行业寒冬中的标杆样本 据中国服装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2024年女装羽绒服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至5.8%,但 LINCCHIC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品牌运营能力,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其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为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5000平米沉浸式订货会的重金投入,既是对品牌资金实力的具象化展示,更是向全行业传递穿越经济周期的战略定力。 产品革新:重新定义社交场景着装法则 在消费分级趋势下,LINCCHIC以"轻奢级设计、中端定价"的精准卡位策略持续扩大市场优势。在设计理念上,LINCCHIC 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与众多知名设计师开展联名合作,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入到产品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时尚与品质的追求,精准覆盖新中产客群"品质升级但理性消费"的核心诉求。 战略升级:头部咨询机构赋能品牌进化 在订货会筹备期间,LINCCHIC已率先完成品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与国际顶级战略咨询机构罗兰贝格达成深度合作,启动全方位战略定位升级。罗兰贝格在品牌战略规划、市场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 LINCCHIC 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趋势,明确品牌定位,优化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为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沉浸式体验:订货会的场景革命 即将启幕的5000平米超大型订货会,本身即是品牌实力的立体化呈现。业内人士分析,LINCCHIC此次大动作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在经济承压期选择重资产投入,既展现其深耕羽绒服赛道的长期主义,也预示着中端女装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价值重构。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兼具设计感与功能性的社交场景服饰,或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爆点。
20
2025–05
中国羽协启动羽绒制品质量分级项目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近日发布通知,启动羽绒制品质量分级项目。该项目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升质量、提振消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羽绒制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项目以GB/T 45266 - 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羽绒制品》国家标准为判定依据。该标准于2025年2月28日实施,适用于羽绒被、床垫、睡袋及枕垫等制品,要求采标产品必须在合格证明中标示标准文号。项目的推进,将有效提升羽绒制品品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助力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在技术支持层面,经协会认可的实验室可承担质量判定工作。这些实验室均通过严格筛选,在连续两年的盲样比对和现场考评后获得资质。目前有4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及33家第三方实验室拥有资格。协会将动态更新采标品牌和产品目录,采标产品可免费备案。 此外,中国羽协推出了符合质量分级要求的专用吊牌和洗唛,以羽绒制品信誉保证标志作为质量担保,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采用。同时,协会已着手筹备秋冬季项目成果发布活动,届时将集中推荐采标品牌产品。
19
2025–05
羽绒服装标准你知道多少
在羽绒行业,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准则。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于2021年3月9日发布,并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它替代了旧标准GB/T 14272-2011,对整个羽绒服装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作为专业的羽绒质检机构,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标准。 适用范围的精准界定 GB/T 14272-2021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以羽绒为填充物生产的服装。同时,它允许门襟、袋盖、帽子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他填充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不适用于羽绒和其他纤维共混填充、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物的服装。相比旧标准,适用范围的界定更加精准,为企业的生产和产品归类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羽绒与其他纤维混纺填充的服装被排除在标准适用范围外。这意味着企业若开发混合填充物产品,需参考其他标准或制定企业规范,这对新型材料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消费者划清了品质保障的边界。 使用说明的规范升级 新标准要求羽绒填充物必须标注种类(仅分鸭绒/鹅绒)、绒子含量分档值及充绒量,且绒子含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相较于旧版含绒量标注,新版以“绒子含量”为核心指标,更科学反映保暖性能,帮助消费者直观判断产品价值。 标签规范同步升级,明确要求按GB/T5296.4和GB 31701执行,婴幼儿服装需额外满足绳带安全、钮扣抗拉力等强制条款。这些改动强化了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倒逼企业完善生产流程管理,从源头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使用安全。 羽绒品质的硬性门槛 新规设定了绒子含量≥50%的底线,并规定绒子含量允许偏差不低于-5%,直击行业“以次充好”“虚标克重”的痛点。同时引入蓬松度、耗氧量等多项检测指标。 针对环保与健康隐患,新增AP/APEO(烷基酚类化合物)检测项目,要求提供10g羽绒样本进行测试。这类曾用于羽绒清洗的化学物质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新规的实施标志着行业向绿色生产迈进,推动供应链升级清洗工艺。 成品性能的全面管控 防钻绒性、洗后外观等指标首次拥有标准化检测方法。例如防钻绒测试采用“成衣转箱法”,模拟日常穿着摩擦场景;洗后外观评估涵盖面料形变、缝线位移等维度,确保羽绒服经多次洗涤仍保持良好状态,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色牢度标准从耐皂洗、耐湿摩擦扩展到耐光色牢度,接缝强度测试方法同步更新。婴幼儿服装更需通过衣带缝纫强力、不可拆卸附件拉力等安全测试,这些改动全面提升了穿着舒适性与耐用性,降低消费纠纷风险。 检测方法的科学迭代 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完善GB/T 14272-2021标准在检测方法上进行了多处修改和新增。例如,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试验方法、拼接互染的试验方法、洗后外观的试验方法;修改了缝子纰裂的试验方法(按GB/T 21294描述的方法测定)、防钻绒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D描述的方法测定,即成衣转箱法)、充绒量的试验方法(按新标准附录B描述的方法测定)、羽绒品质测定的试验方法(按GB/T 10288-2016描述的方法测定),其中蓬松度按新标准中附录C规定的测试(蒸汽还原法),并删除了旧标准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试验方法附录。这些检测方法的优化和完善,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是羽绒服装行业的重要规范,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羽绒服装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羽绒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专业的羽绒质检机构,我们将严格按照该标准为企业提供准确、专业的检测服务,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让大家对GB/T 14272-2021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在羽绒服装生产、销售过程中对标准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专业的质检服务,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13
2025–05
认识羽绒服装
1 什么是羽绒服装? 羽绒服装是指以羽绒为主要填充料的服装产品(含羽绒裤)。 羽绒服装的含绒量最低不得低于50%。 2 羽绒服装的特性有哪些? ●松软(保温) ●重量轻 ●清爽(吸湿性和散发性) ●保暖好 ●天然生态 ●柔和(服帖性) ●维护简单 ●可大可小(压缩恢复性) 羽绒服与其他材质服装性能比较 3 羽绒服装的质量考究 填充物: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有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通常来说体型更大、更成熟的禽类,绒毛的质量更好,也就更具有保暖性。填充物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含绒量、蓬松度和充绒量,填充物的充绒量越多、含绒量越高、蓬松度越高,羽绒服保暖性越好。 含绒量:含绒量是羽绒里面绒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如含绒量80%的羽绒服,表示绒的含量是80%,羽则占到20%,目前市场上羽绒服以含绒量90%为主流。相同体积的羽绒,其含绒量越高,重量越轻,保暖性越好。 充绒量:充绒量不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它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充绒量越高,表示填充的羽绒越多,能容纳的静止空气越多,则保暖性就越强。 蓬松度: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如在规定外部环境下,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在选购时,可以将看中的几件羽绒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按住衣服的表层,回弹时间越快的羽绒服质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 味道:闻一下羽绒服的味道,如果发现刺鼻或者有味道较重的,则说明水洗羽绒加工过程中的洗涤有问题。羽绒服在穿着中容易引起变质,会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 面料:羽绒被的面料一般要求防风透气、防绒、轻薄柔软、防水、质感要强,常见的有防水型涂层(覆膜)面料、高密度防水面料、普通梭织面料加防绒布,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亮面漆皮面料。挑选时还应注意面料不可有明显的疵点和挑纱,缝口针脚不能过疏,否则易发生跑绒现象。 辅料: 一是耐低温。因为使用环境一般在低温状态下,不耐低温的辅料很可能会断裂。 二是耐用。因为不是一次性用品。 三是具有装饰性,辅料不但具有辅助功效还能成为整件衣服的点睛之笔,从而使得羽绒服具有工艺品的精美及设计感。 缝制质量: 缝线平直,针距在10针/英寸以上且针距均匀。 整衣缝合牢固,无多余线头。 关键部位道结加固,道结线整齐无多余线头。 镜像部分左右对称。 附件安装牢固,整齐平顺。
12
2025–05
行情周报(5.4-5.10) | 出口旺季临近,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通知“恢复供货”,美面临羽绒需求缺口
五一小长假过后,原料毛市场的活跃度有所回升,而且随着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灰鹅绒和灰鸭绒的出口需求有所增加,带动行情回暖。而羽绒服出口贸易也一般会从5月启动,因此贸易商的小批量下单,也形成了阶段性支撑。 近期多家品牌发布的年、季度报告,如海澜之家2024年的羽绒服营业收入达25.59亿元,同比增长2.17%,但销售量却仅为570.57万件,同比减少了13.40%。这年,公司羽绒服库存量达720.50万件,同比增长34.88%。品牌的库存情况成为了影响行情的关键因素。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贸易4月份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关税大战下,我国出口不仅没有变负,甚至还创造了单月进出口规模第二高。不过专家预计,美国对华加征超高关税的影响将在5月全面显现。 本周利好消息 1 羽绒“断供”警报:美国面临77%进口缺口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措施正在对全球产业链造成显著冲击。据美国《Money Talks News》报道,这一政策已引发供应链波动,可能导致美国市场最早在今年夏季出现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 美国产业分析师指出,虽然许多零售商在关税生效前紧急增加了库存,导致近期中国对美的出口量短暂上升,但这种策略难以持续,而一旦现有库存耗尽,美国企业将面临严重的补货困难。 玩具和游戏类商品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分析师预计,这些商品可能在年底购物季前就会出现缺货。此外,冬季服装和寝具用品供应链也面临风险,美国77%的羽绒填充物依赖中国进口,价值达19亿美元;家具和寝具进口额达185亿美元,占总进口量的28%。 服装鞋类市场同样受到波及。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总额达173亿美元,其中包括100亿美元的针织类服饰和73亿美元的非针织服饰。多个知名品牌已向消费者发出价格可能上涨的预警。 2 美国零售公司通知“恢复供货”,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 近日,来自美国零售巨头的“恢复供货”通知,引发广泛关注。据香港《明报》4月26日报道,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上,多名中国出口商透露,包括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在内的美国零售公司,已通知他们“恢复发送”因美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暂时停运的货物,关税费用“由美方买家承担”。 沃尔玛等企业目前尚未确认该消息,不过此前有报道称,上述三家美国零售巨头的 CEO 当地时间21日共赴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关税政策对他们这些“依赖进口”企业的影响。 沃尔玛中国近日还宣布将为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中美企业都在自觉维护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从一个侧面再度说明关税壁垒无法扭转中美经贸的刚性需求。 目前还不清楚沃尔玛等零售商通知的具体范围和细节,而上个月沃尔玛曾因关税压力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被中国商务部约谈。如今,这一剧情的转折意味深长,却并不令人意外。 需要指出的是,有出口商告诉《明报》,目前“恢复供货”的仍然只是部分订单,另一部分订单则被取消。按照目前的关税税率,一家美国公司进口一件价值100美元的中国商品,必须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缴纳至少145美元的关税。 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之所以奔走白宫,争取继续与中国供应商合作,不惜自己先承担关税,就是因为他们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品,价优质优的中国商品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们的生存、运转和利润空间。 3 羽绒外贸企业快速“外转内” “五一”小长假,上海各大商场超市人头攒动,“外贸优品”专区更是销售火爆。消费者大多了解到关税下的出口压力,抱着买到高质量产品和支持中国企业渡过难关的“双赢”想法前来选购。 而外贸优品能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与国内消费者见面,与商超百货、电商平台等多渠道齐心协力的帮助不无关系。淘宝天猫也已经启动“外贸精选”专项,助力外贸商家快速“外转内”。 2025年上海“五五购物节·皋品入沪六安周”活动将于5月9日至5月11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上海农业展览馆)举行。六安海洋羽毛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余学志说:“积极转型内销市场,与当地商场建立合作,计划通过上海五五购物节等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据他介绍,企业外贸占比约40%,其中美国市场占20%-30%。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对美订单自2022年起基本停滞。目前他们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余学志说,面对国际客户要求承担关税或降价的无理要求,企业明确拒绝。公司将继续坚持品质至上,加大研发投入,把皖西大白鹅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羽绒品牌。 “一开始是从手挑肩扛做起来的,走村串户。一直做到2000年成立公司,水洗、加工模式的投入使用,从零散经营发展成规模化生产,直接生产出羽绒服装和家纺。”余学志说,眼下公司正在采取多重举措化解国际贸易风险。 4 4月下旬白羽肉鸭行情分析——供应略减 随着鸭苗价格回落至1.7元/羽,屠企利润已接近平衡点。预计5月份鸭苗产能预计保持稳定,日均供应约1150万羽,比4月有所减少,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从放养情况来看,由于苗价走低及后市出栏预期向好,各企业正积极扩大投苗量。 近期,由于各渠道的节前备货陆续结束,市场交易趋于平淡,厂家接单量减少,但五一后的气温升高促使了消费需求回升,让厂家库存压力得以减轻,经营效益持续改善。 大鸭行情近期虽有短暂回暖,但整体需求仍显疲软,而饲料成本上升和放养难度的增加,或将导致5月出栏量减少。不过当前正值大鸭备货旺季,工厂和渠道都在提前建立库存,以应对7-10月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 由于贸易战削弱了鸭毛利润,成本压力将传导至冻品价格。虽然大白条价格涨幅尚不确定,但全产业链库存压力较轻,若后期供应收紧,价格可能因稀缺性进一步走高。 本周利空消息 1 2025年一季度我国羽绒服装出口情况分析 2025年1-3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662.86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在外贸企业为避免更高关税、集中“抢出口”,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的共同拉动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羽绒服装方面,1-3月的出口量约 203 万件,下降了29%,出口金额为 0.60 亿美元,减少了 19%。其中棉制羽绒服的出口额下降了 82%,化纤制羽绒服的出口额减少了 8%。 1-3月羽绒服出口的前四大市场,依次为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其中,对澳大利亚约出口 1,028 万美元,增长 3%;对欧盟约出口 941 万美元,减少 40%;对美国约出口 657 万美元,增长 136%;对中国香港约出口 379 万美元,增长 17%。 其他较大的羽绒服出口市场中,按出口额算,吉尔吉斯斯坦增长 203%,日本增长 127%,哈萨克斯坦增长 77%,加拿大增长 22%,而越南和新西兰均增长 5%。 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和山东依次是我国羽绒服出口的前五口岸。四季度,五个口岸共计出口羽绒服装约 4,733 万美元,减少 6%。 其中,江苏约出口 2,040 万美元,减少 8%;广东约出口 966 万美元,增长 111%;浙江约出口 828 万美元,减少 12%;上海约出口 450 万美元,减少 13%;山东约出口 449 万美元,减少 51%。 2 2025年一季度羽绒寝具出口分析 今年一季度,纺织品累计出口额3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家用纺织品呈现量升价跌的态势:出口数量方面,家用纺织品增长17.6%;出口价格方面,家用纺织品下降12.6%。 1—3月,我国羽绒寝具(羽毛或羽绒填充的被子、床罩、其他寝具及类似用品)累计出口 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其中,羽绒被出口了 0.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该季度,我国羽绒寝具出口环比2025年四季度减少了 15%。 一季度,我国羽绒寝具出口的前四大市场,依次为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中,对美国出口约 3641 万美元,同比增长 12%;对欧盟出口约 18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26%;对澳大利亚出口约 83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6%;对日本出口 639 万美元,同比增长 2%。 从1—3月羽绒寝具对主要市场的出口情况看,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英国(33%)和中国台湾(473%)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加拿大和韩国略有下跌。 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次是我国羽绒寝具出口的前五口岸。一季度,该五个口岸共计出口羽绒寝具约 9842 万美元,同比增长 26%。 其中,浙江约出口 5,969 万美元,增长 18%;上海约出口 1,473 万美元,增长 24%;安徽约出口 1,302 万美元,增长 52%;江苏约出口 624 万美元,下降 4%;新疆约出口 474 万美元,增长 1673%。 消息面情况 美国对中国羽绒制品的进口依赖严重,高达77%的羽绒填充物来自中国,然而美国加征的高额关税,已导致供应链波动。虽然美国零售商在关税生效前增加了库存,但这种策略难以持续,一旦现有库存耗尽,将面临严重的补货困难。 同时,部分美国零售公司已通知“恢复供货”,且将关税成本自行承担,这表明即使在高关税压力下,美国企业仍难以找到中国商品的有效替代。对于中国羽绒企业而言,这是一个争取订单回流、稳定客户关系的重要契机。 2025年一季度,我国羽绒服装出口量下降了29%,但已通过开拓新市场来抵消部分关税压力。而我国羽绒寝具在同一时期虽然出口额同比增长29%,但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可能面临订单骤减、库存积压等问题。
05
2025–05
羽绒的“身份证”:教你如何看懂绒子含量、蓬松度与清洁度
读懂羽绒的“身份证”,告别盲目选购,从此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绒子含量——羽绒品质的“黄金比例” 绒子含量是羽绒服保暖性的核心指标,代表绒朵在填充物中的占比。国家标准规定,绒子含量≥50%才能称为羽绒服,高端产品通常达90%以上。数值越高,锁温能力越强,但需注意虚标陷阱,认准检测机构认证标签更可靠。 绒子含量并非越高越好,需结合使用场景选择。北方极寒地区建议选90%以上绒子含量,而南方湿冷环境可选择80%-90%。需警惕商家用“含绒量”混淆概念——旧国标中的“含绒量”包含绒丝碎屑,新国标“绒子含量”仅计算完整绒朵,选购时务必确认执行标准为GB/T 14272-2021。 蓬松度——空气保温层的“隐形密码” 蓬松度决定羽绒储存空气的能力,直接关系保暖效果。测试时将30克羽绒压入量筒,静置3分钟后体积(立方英寸)即为蓬松度数值。600蓬适合日常通勤,800蓬以上专攻极地探险,数值每提升50,保暖性可增强约10%。 选购时可通过按压回弹测试初步判断。将羽绒服平铺按压后松开,优质羽绒3秒内快速回弹恢复原状。注意蓬松度与绒子含量的协同效应:90%绒子+800蓬的组合,保暖性远超低蓬高绒产品。 清洁度——健康穿着的“隐形防线” 清洁度反映羽绒残留油脂、粉尘等杂质含量,国标要求≥500mm为合格。数值越高,异味越小,过敏风险越低。劣质羽绒可能残留禽类代谢物,引发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母婴群体需特别关注此项。 检测时可闻、搓、拍三步初筛。嗅闻内衬应无禽类腥味,揉搓面料无粉尘渗出,拍打后无细绒钻出。高端产品会标注“水洗次数”,10次以上水洗的羽绒杂质更少。部分欧洲品牌采用臭氧消毒技术,清洁度可达1000mm以上,适合敏感肌人群。 绒种差异——鹅绒与鸭绒的“世纪之争” 鹅绒因绒朵更大、纤维更长,保暖性通常优于鸭绒。成熟鹅绒蓬松度可达700+,而鸭绒多在500-600区间。但养殖周期更长导致鹅绒价格高出30%-50%,且需警惕“混合绒”——部分商家会将鹅鸭绒混充,需查验检测报告中的物种鉴定项。 鸭绒也有独特优势:油脂含量更高,防潮性更佳,适合多雨地区。近年加拿大Hutterite鸭绒因蓬松度突破800引发关注。无论选择哪种,关键看检测数据而非单纯品类。冬季干燥地区可选鹅绒追求极致保暖,沿海潮湿环境可侧重鸭绒的防潮特性。 智能选购——大数据时代的羽绒解码术 手机NFC功能现可读取智能标签。部分品牌植入芯片,触碰即可显示绒子含量检测视频、蓬松度实验室数据及清洁度报告。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已推出羽绒服区块链溯源系统,扫描二维码可查看养殖场到成衣的全链路信息。
22
2025–04
1万块Moncler羽绒服,有钱人还在买
Moncler(盟可睐)靠着东方人裹紧大衣度过行业寒冬,亚太增速甚至跑赢Hermès(爱马仕)。 近日,意大利奢侈品集团Moncler Group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集团期内总营收同比增长1%至8.29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计的8.17亿欧元。 其中,亚太地区逆势增长,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至3.81亿欧元,成为集团第一大市场;而中国与日本市场表现积极,成为最大市场的中坚力量。 另一边,位于行业金字塔尖的爱马仕在华增长“神话”告吹。 2025年第一季度,尽管爱马仕说着依靠品牌的强大韧性和高客户忠诚度,期内收入同比增长9%至41.29亿欧元;但仍难以掩盖其在华市场的疲软,亚洲市场(不含日本)增长仅为1.2%至19.7亿欧元。 爱马仕财报指出,这主要受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低迷,人流量下降的影响。 在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贸易壁垒加剧、全球经济震荡等情况下,单纯以奢侈品路线吸引中国消费者的路径不再可靠。 人们一边转向如“奢侈+黄金”等炫耀与保值属性叠加的品牌,一边投身“奢侈+户外”的运动体验获得即时满足,顶级如爱马仕也难逃增长萎靡困境,需靠不断调价维系品牌价值。 但“奢侈+”的布局也并非能一劳永逸。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的消费者减少消费支出,奢侈品公司将在2025年面临另一个销售和利润增长疲软的年份;Moncler短期内也可能面临下行风险。 “奢华+户外”的胜利 Moncler用一身“奢华+户外”羽绒服抵挡住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冻人寒意。 2025年第一季度,Moncler Group业绩超出市场预期,收入同比增长1%至8.29亿欧元。财报指出,期内增长主要受亚洲市场强劲需求及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扩张推动。 分品牌看,主品牌Moncler,期内销售额同比上涨2%至7.22亿欧元;亚洲市场收入增长5%至3.81亿欧元。其中,受益于旅游消费回暖、各国尤其中国消费者大量涌入,日本市场表现较为突出;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收入略有下降,美洲市场则保持稳定。 另一子品牌Stone Island(石头岛),期内销售额同比下滑5%至1.07亿欧元。但Stone Island在亚洲市场的增长表现更加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4%至3120万欧元。集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及中国内地的强劲需求。 相比其他奢侈品公司,Moncler Group能够在亚太、尤其中国市场逆势增长,得益于其更多元的市场定位,帮助踩中新的消费趋势——即在保险、保值的黄金消费之外,关于精神层面的体验消费,尤其是火热的户外运动体验。 《2025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指出,中国高净值家庭在过去一年的物质消费整体下降了12%,连购买汽车的预算都从78万元下降至66万元;高净值人群首选投资品类依然是黄金,保险投资呈现增长趋势。 报告提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具体验感和服务价值的消费,精神层面的满足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2024年轻力消费白皮书》同样指出,新生代消费者转向体验消费。 当下社会大环境的不确定性、现代工作的“螺丝钉化”和个体实现价值的难度升级,让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更愿意为兴趣爱好投入更多时间、金钱和情感,追求“自由感”和“生命力”,重视参与和体验。 而疫情后延续至今的户外活动热持续井喷,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将原本计划投入传统奢侈品(包袋、钟表等)消费的预算转投至户外装备领域。 于是,“平价”如16000元的Dior马鞍链条手袋“少人问津”;奢华如15000元的蒙口羽绒服“热销第一”。 《2024奢华户外服饰流行趋势白皮书》指出,在2024年的户外服饰领域,奢华与功能性的结合成为新趋势。近一年内,资深中产人均在户外服饰上的消费金额为2.28万元;有29%的中产表示消费有所上涨。 这无疑让奢华户外服饰品牌,例如有“羽绒服中的爱马仕”之称的Moncler等品牌获益匪浅。 东方不亮西方转暗 不过这对更纯粹的奢侈品牌,比如爱马仕本仕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因为这或意味着奢侈品牌与中国市场上的得分点失之交臂,未来业绩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危险。 2025年第一季度,爱马仕营收同比增长9%达到41亿欧元(按固定汇率增长7%)。公司直言,这显示了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品牌强大的韧性和客户的高度忠诚。 但其强韧性与高忠诚度也在全球贸易冲击下遭遇瓦解危机。 2024年全年,爱马仕总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2024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同样增长两位数达到17%;但最新财季显示,增长滑落至单位数。 其中,中国市场仍旧疲软。亚洲市场(不含日本)增长仅为1.2%至19.7亿欧元。财报提到,这主要受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低迷,人流量下降的影响。 但即便在因汇率变动吸引了各国、尤其中国消费者大量涌入的日本奢侈品市场,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2025年一季度,另一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实现营收203.11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3%;LV、Dior、Loewe等品牌所在的时装和皮具业务收入101.08亿欧元,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5%。 其中,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收入在有机基础上同比大幅下降11%,营收占比从33%降至30%;值得注意的是,集团日本市场也出现降速,期内收入在有机基础上同比下降1%。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在前述报告中提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经济信心指数连续三年微降。”在以往全球增速最快的中国市场,奢侈品牌们接连铩羽;在复杂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下滑幅度可能进一步拉大。 而在中国市场之外,爱马仕们在优势市场也遭遇新的挑战。 数据显示,爱马仕2025第一财季美国地区收入增长达11%,此前LVMH在美洲市场也增长强劲,LVMH集团掌门人Bernard Arnault也表现出对美国市场的强劲野心。 但针对美国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的10%“最低基准关税”,爱马仕宣布从5月1日起,对美国市场所有产品线将进行提价,以抵消额外成本。集团首席财务官Eric du Halgouët表示,(具体涨价幅度)目前仍正在计算中,还没最终确定,不过很快就会公布。 Eric du Halgouët强调称,此次提价主要为了抵消加征的10%关税。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国对欧盟进一步加征关税,爱马仕未来可能进一步提价。 2025年一季度电话会议上,LVMH管理层也表示,集团考虑通过涨价来应对美国的关税。 在一系列被动提价的举措发布后,奢侈品牌们在美国市场的优势也将被削弱。爱马仕未来增长目标已由过去可能达到的“两位数增长”,转为保守的“个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依靠“奢侈+”策略,例如Moncler Group等奢侈品集团或品牌暂时成为幸存者,但如果奢侈消费寒潮持续蔓延,Moncler们最终也将被淹没。 伯恩斯坦分析师Luca Solca坚持下调整个高端消费品行业2025年的预测,并表示:“将数据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好像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噩梦,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在金融市场和经济中已经看到了由于不稳定的政策宣布而造成的实质性损害。”
- 1
页